初见这位老板,感到他浑身浸透着一袭凝重中的大气。除了容貌的清秀和身板的“单薄”,个子高高的他很像北方汉子。他语音中的呢哝软语自然地表露着吴越男子的温文儒雅,而谈吐的内容则令人感受着蓄势勃发的强劲态势。他是王晓东,是无锡大隆叉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。我们是在上海的汉诺威展会上,一起望着博览会展台前该公司正在展演着的电动叉车相约采访的。谈话从企业的“当年”开始。

经济转型成就了年产值一个亿的民营企业
“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给我国长三角之一的江苏带来了黄金般的发展机遇的话,那么带给大隆的就是一个钻石般的转型!”开诚布公,王总用下面所叙述的事实为自己的认知做着令人信服的注解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,一家只能做轻小型机械的专业机械厂,在国家的安排下经过无锡进出口公司做着“计划经济”中按部就班的外贸业务…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化改革,这家工厂应改革大潮转为民营企业,晓东的父亲则是这个民营企业的领军人。从那时候起,公司狠抓技术革新,不断引进精英人才,在潜心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客户服务,逐步形成了一家有好产品、好声誉、好服务的令人信服的民营企业模式。“转型不易,创业艰难,但我们秉承着‘以质取胜’的生产经营理念,从1997年开始进入了完整的良性循环状态。”提起那段往事,当年同父辈一起奋斗的晓东董事长不无感慨。在这一良性循环的作用下,如今有着“梅狮”这一著名品牌的大隆,已经成为拥有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,生产面积13000平方米的具有强劲实力的民营企业。在140多名员工中,他们拥有工程技术人员30多名。他们从生产小型电动搬运车辆,到填补国内轻小型电动托盘搬运机械的空白,在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,以“梅狮”的品牌不断研发创新,一举成为眼下的国内电动搬运行业中的规模型企业。他们的主要产品像FES全电动托盘堆垛车、CBD全电动托盘搬运车、QD小型牵引车、CPD平衡重叉车、CBY手动托盘搬运车等六十多个规格品种,全部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认定,并通过工程建筑机械产品质量检验站检验达标。在国际市场上,产品销往德国、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工厂现有金属切削、锻压、电气、烘漆、起重运输等130余台生产设备,2011年产值约达到1亿元左右。
那么,大隆发展壮大的成就是怎么来的呢?
质量与研发夯实了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
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以质取胜成为大隆领军者的共识。王晓东全方位接手企业以来,越发注重强化质量管理,严格把关,提高质量意识,积极贯彻ISD9001:2000标准,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,强化内部管理,确保工厂质量目标的实现。
王晓东认为,自己的企业不能用低价格来打拼市场,而是要用品牌意识锻造自己的声誉和产品的名气。注重品牌效应,从企业角度说就是在理念上要用质量和信任赢得客户,做到质量保障、产品研发和服务到位。他说:“质量是前提是保障,但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,都必须以市场的晴雨表为标尺。所以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重点是在新产品研发上下功夫。我们的技术能力很强,有专门的研发人员,成员基本是本科以上学历,在车间里工作一段时间后,参加新产品研发。他们既有对企业设备谙熟于心的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,又有技术研发的科研实力。眼下我们1.5吨的电动叉车很畅销,两到五吨的电动叉车也已面世销售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讲,电动叉车的市场是广泛的,需求是钢性的。但我们清楚,我们的研发同客户应该是对应的,客户对电动系列化的认知会有个过程,我们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安排生产的产品,从一定意义上讲,眼下我们的研发是由市场决定,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,我们就可以生产他需要的产品。”
王晓东认为,一家企业一定要用品牌说话。品牌好了,即使价格高些客户也放心。他认为,从经营规律上讲,人们对品牌的认识就是信赖,而信赖的产品其前提自然是因为“物有所值”!。从哲学层面上讲,消费观念的变化是与品牌的优劣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的,而信赖产生的缘由,则是以产品品质在使用上的保障为前提的。
谈到产品“使用上”的保障,王晓东自然提到了服务。他介绍说,大隆有着专门的售后服务网络。每个销售点都有自己工厂做销售服务的团队。销售点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由大隆“请进来”做培训,在企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完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。在按照企业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再回到销售点为客户服务。此外,产品销售以后,销售点还承担着反馈客户的想法和愿望的任务。客户有什么要求,及时反馈给销售点并汇总到企业,企业则有的放矢地满足客户的愿望。对一些大的客户,他们则一般半年一次的定期派专人上门做系统服务,如设备保养等等。
用好资金留住人是企业发展的旨要
这三年来,哪家企业也难规避“全球金融危机”的影响。王晓东的大隆也不例外!
“金融危机的影响曾经使我们的销售额跌去了三分之二,剩下三分之一。从2009年开始,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恢复了常态,顶住了金融危机的风险。”王晓东谈起来很是胸有成竹。他表示,对于企业的起伏,他们在思想上是“有准备”的。他认为,做企业总会遇到波澜,正所谓螺旋式上升,波浪式前进!“因为我们的认知和准备,大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处于良性循环之后,我们就越发非常注重企业的‘家底’,有‘家底’就能经得起风浪,就能从容应对地从被动转入主动。这次能够很快恢复常态,同我们自己有‘家底’是分不开的。”
谈到“家底”,王晓东不无诙谐地说,“我们江苏和浙江都是改革前沿的弄潮儿,但我觉得,虽然‘江浙’同是发展经济,可之间在发展理念上还是有些不同。”他认为,可能吴文化受中原文化儒家影响较大,求稳的思路,不温不火扎扎实实做企业的思路比较占优。“正因为这样,我们自有资金相对雄厚,所谓‘融资难’问题我们不存在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更能有资格理直气壮地说,不把自己拖进‘价格竞争’这个泥潭,可以用品质和服务构成的‘品牌效应’去占领市场!”
再次谈到“品质”和“服务”,王晓东兴犹未尽,“前面我们谈到了企业的自有资金,其实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‘资金’,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人才!”他介绍说,就眼下劳动力成本加大的情况下,企业的用工资金很有压力,成本上涨自然会影响企业的基本利润,怎样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用好人才对企业来说既至关重要,又难度很大。“我认为,作为一家成熟的规模型企业,要对得起客户,也必须对得起员工。在这种理念指导下,我们在企业文化中弘扬‘爱岗敬业、企业发展我发展’的同时,在企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敢于投资,‘让利’予员工,让大家同享企业发展的成果。”他介绍说,今年他们投资400万元,盖了四十多间房给外来职工住宿无偿使用。“房间里的电视、洗衣机、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,而且夫妻同在企业的,我们提供一套公益房。现在已经有五六十名员工入住。要想让员工把企业当作家,企业家必须有‘还利于员工’的‘人本’思想。”王晓东介绍,眼下南方的所谓“用工荒”问题在他的企业是不存在的,他们的员工十分稳定,这使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加完备。
谈到企业今后的发展,王晓东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的前景:“我们是做了二十多年的老企业,积累着丰富的经验且具备着雄厚的研发和资金能力。目前,我们的“梅狮”品牌已享誉海内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企业的发展是必然的!在我们生产经营的范围中,所有客户要求的车型我们几乎都可以满足!”他表示,无锡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,他们要用吴文化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,温文尔雅的处事风格做好国际国内市场;要用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,培养培训企业的所有员工;要用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,全方位完善产品的质量保证;要用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,吸取各方的建议且满足客户的要求。总之,他们要以坚实而不懈的努力,锻造更加辉煌的大隆!